粵曲天地 與時俱進
周凡夫
這場以「情海波濤—林穎施粵曲之夜」作為名稱的音樂會,主角當然是已能獨當一面的後起新秀林穎施,但相信她亦會同意,真正的主角還是粵曲,因為這場演出如果沒有粵曲,便沒有林穎施了。
與時俱進的強大包容力
流行於嶺南地區的粵曲,源自粵劇清唱的表演方式。可溯源自清代中葉的「八音班」。當年由於戲班供不應求,有時亦因表演場地所限,由八位樂師組成,應邀唱戲的八音班便應運而生,八音班唱腔以皮黃系為主,故又稱為「西秦班」。八音班後來發展到 24 人,稱為「大八音班」。此外,亦有民間樂師一邊演奏一邊演唱整齣粵劇,稱為「唱八音」。
這種將粵劇以說唱方式表演的形式,清代多由失明女藝人(「瞽目師娘」或「瞽姬」)主導。民國初期粵劇開始改革,現代粵曲出現,「女伶」登上曲壇,粵曲與粵劇互相吸收音樂養分,上一世紀三、四十年代更是流行一時,加上唱片業崛起,對新腔口新曲需求急增,粵曲也從個人表演變成組合表演,粵曲並開始結合嶺南一帶的粵謳、龍舟歌、木魚歌、南音、廣東音樂、大調、小調……
過往禪(佛山)、穗(廣州)、港、澳的茶樓、茶館、茶室、涼茶店,都是粵曲的表演場地。三、四十年代的香港茶樓晚上附設歌壇的更多達三、四十家,出現大量著名粵曲演唱家(名伶)、撰曲人,堪稱盛況一時。粵曲這種原是說唱戲文的民間表演藝術,過去百年來的發展,一直具有與時俱進的強大包容力,近半個世紀以來,不僅時代曲、流行曲,中外民歌、甚至歐美流行音樂、爵士樂、電影音樂都成為粵曲的音律,歌詞內容就更是多采多姿,傳統與現代故事皆可入樂,佛道勸世經文、西方基督教福音都是粵曲題材。可以說,粵曲天地,發展到今日,已是另一番不同的景象。
非僅發揮拍和伴奏角色
這場音樂會除了上、下半場由樂隊演奏的《小刀會》序曲,和《賽龍奪錦》,其餘 12 首都是由林穎施和樂隊演出的「粵曲」和「歌曲」,就各曲的源流而言,除了來自粵劇的「傳統粵曲」外,更有來自古曲、小調、民歌、流行音樂,林穎施自己填詞的點題曲《情海波濤》,歌調更是選自何占豪、陳鋼的著名小提琴協奏曲《梁祝》,已可見出粵曲強大包容力的特點。但這些「粵曲」和「歌曲」在這場音樂會中卻具有共通的一點,就是都採用大型民族樂團來結合演出。
粵曲的發展,伴奏拍和的樂器,除了與其源流有關外,亦隨著音樂潮流發展而有所變化,西方樂器用作粵曲伴奏是早已有之事;為此,粵曲隨著大型民族樂團的出現結合來演出亦已非新事物;就香港中樂團而言,這場音樂會中選演的《昭君出塞》亦是早年關廼忠所編,成為樂團保留曲目的作品。但全場音樂會中選唱的其餘粵曲,則全是全新編寫以大型民族樂團伴奏的作品,展現的可以說是 21 世紀與時俱進下的粵曲新貌。
大型民族樂團其中一大特性,是樂團豐富的樂器組合所能發揮的極為豐富的表現力;為此,結合粵曲演唱,非僅在於發揮拍和伴奏的角色,還可以將粵曲內容加以刻劃描寫,發揮加以深化的作用。為此,演唱者在大型民族樂團的結合下,往往能激發出更深厚的感情,這種粵曲新貌亦必然與傳統的演唱有所不同了。